比特币与稳定币的比率震荡指标显示,4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入点。
MicroStrategy可能像以往一样聪明,“逢低买入”比特币,因为一个具有“完美”历史的指标告诉交易员应该买入。
在6月15日的一条推文中,受欢迎的分析师Cole Garner认为比特币与稳定币的比率震荡指标标示着看涨。
逢低买入还是关注鲸鱼?
在MicroStrategy宣布计划再筹集15亿美元,所得资金的收益可全部用于购买比特币后,比特币巩固了在40000美元的支撑位。
此举得到了埃隆·马斯克和投资者保罗·都铎·琼斯的赞扬,后者现在主张持有5%的比特币头寸,而之前是1%。
软银旗下科技服务公司LINE计划开源帮助多国央行打造CBDC:日本跨国企业集团软银(SoftBank)旗下的韩国软件和科技服务公司LINE PLUS发布了一个区块链平台,帮助各国央行启动CBDC。目前该项目正在与几家亚洲央行进行谈判。新平台预计将支持KYC以及AML,并具有模块化结构,允许开发人员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功能。(decrypt)[2021/7/11 0:42:34]
目前,比特币与稳定币的比率震荡指标预测了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即使是在局部的新高点。
这一震荡指标衡量交易所的比特币相对于稳定币的金额。根据Garner的说法,当该比率的移动平均线进入一个较低的界限(如图中绿色所示)时,是时候买入比特币了。
比特币金融服务公司Unchained Capital推出高级商业帐户: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金融服务公司Unchained Capital发布了一个“高级商业帐户”,专门针对不仅希望持有比特币,而且还希望不依靠某些第三方加密托管商,而是自己处理私钥的公司。[2020/9/22]
比特币与稳定币的比率震荡指标,买入点明显 ?来源:Cole Garner/ Twitter
自2019年以来,这一指标在捕捉比特币的看涨趋势方面没有失败过。
Garner评论道:“自2019年以来,一个完美的“逢低买入”命中率,它刚刚显示出另一个买入信号”。
CryptoQuant首席执行官Ki Young Ju还是对本周可能出现的新抛售敲响了警钟。他说,抛售可能来自Bitfinex,那里的鲸鱼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空头头寸。
Ki告诉推特的粉丝们:“如果抛售再次发生,可能来自Bifinex”。
在比特币暴跌之后,大多数交易所已经消化了大部分流入的比特币。除了Bitfinex。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Bitfinex鲸鱼身上。
截至6月11日的比特币未执行交易量指数 ?来源:Ki Young Ju/ Twitter
交易员关注MicroStrategy
同时,MicroStrategy向比特币投入更多资金,这本身就足以提振市场。
正如Decentrader联合创始人Filbfilb所指出的,就比特币现货价格达到更高而论,MicroStrategy买入比特币的时机非常合适。
他在周五告诉他的Telegram交易频道的用户,这更像是一种 “分形”,而不是一种偶然的关系。
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在融资宣布期间继续对比特币发声。他对Tudor Jones回应道:“如果你将你的投资组合的5%投资于比特币,你就已经决定将你的投资组合的95%投资于被比特币非货币化的资产”。
金色财经 区块链6月13日讯?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加密货币市场很容易看到价格突然暴涨、随后又快速暴跌的情况。
2021年5月19日,成为了币圈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众所周知,自2020年年末开始,虚拟货币就呈现出了一片大好的上涨之势,特别是其中的“硬通货”比特币,一路扶摇直上,长势喜人,甚至一度冲破6万美元的大关。 可这一切,都抵不过5月19日当天到来的那次血洗。不过24小时,超48万人的数字货币爆仓,超390亿元的资金“被消失”。
《觅新》是金色财经推出的一档区块链项目观察类项目,覆盖行业各领域项目发展情况,具体设计到项目概况、技术进展、募资情况等,力图为您呈现热门新潮的项目合辑。 KingDeFi是一个DeFi项目,主要功能包含对BSC、Solana链上DeFi的收益聚合分析、用户DeFi收益追踪以及项目原生代币的staking。
原文标题:《嘿嘿嘿!数字人民币钱包新玩法来了!可以藏私房钱!》 6月11日消息,“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于2021年6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出席并演讲。 穆长春介绍称,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权限归属分为母钱包和子钱包。
过去一个月,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gas 费用减少了近 90%,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不过,gas 费用下降的背后又有什么特殊原因呢?就让我们通过数据图表来一探究竟。
此内容是“福建省区块链协会”与“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工作组”共同参与合作设立的《发现100个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栏目,用于介绍各单位最具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 本文为“发现100个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系列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