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
Circle
发文宣布已经基本上清除了所有积压的
USDC
铸造和赎回请求。这也意味着,USDC已基本渡过了本次因硅谷银行“暴雷”而引发的脱锚危机。
回顾本次事件,自Circle披露在硅谷银行存有33亿美元储备资金起,到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储户可支取所有资金止,USDC这一曾被视作合规标杆的
稳定币
因市场恐慌而大幅脱锚,最低一度折价至0.877美元。
此外,由于采用了
USDC作为主要抵押资产
,当前市面上发行规模最大的两大去中心化稳定币
DAI、FRAX
MakerDAO发起有关添加UNI-V2-DAI-USDC为抵押品等执行投票:金色财经报道,治理促进者和MakerDao智能合约域团队已将一系列执行投票纳入投票系统。具体包括:1.将UNI-V2-DAI-USDC添加为抵押品类型;2.将UNI-V2-ETH-USDT添加为抵押品类型。3.将全球系统债务上限增加600万DAI。[2021/2/6 19:02:39]
也迅速受到波及,前者所依仗的超额抵押机制以及后者所骄傲的AMO模块均未起到预期中的“维稳”效果,二者的脱锚曲线与折价幅度与USDC几乎没有区别。
没有谁能够逃过风险
“持有稳定币也会亏损?”
这是许多圈内
投资
者从未考虑过的事情。虽然随着USDC、DAI、FRAX的回锚,本次危机最终只是虚惊一场,但关于什么样的稳定币才能保证“稳定”已成为了行业级的关注焦点。
动态 | Gemini 1月报告:GUSD的发行流通量增加至430.38万枚:Gemini发布的1月份独立会计师报告显示,截止美东时间2020年1月31日2:42 PM,已发行流通的Gemini dollar和Gemini美元账户中的美元余额为430.38万,相比去年12月份报告中的375.37万增加约55.01万,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降低态势。[2020/2/15]
在过去几天里,我们已看到了许多相关话题的讨论。部分讨论把目光聚焦在了本次危机中未受波及的一些稳定币种,试图借此找到“完美稳定币”的方向。
但只需稍微细看,
你便能发现这些稳定币均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风险。
USDT的情况已是老生常谈了。虽然作为本次事件的间接受益者,其发行规模已进一步增长至750亿美元左右,但不透明的储备状况始终是悬在USDT头上的一把利剑。
行情 | BTC突破11200 USDT:据币安行情显示,BTC价格突破11200 USDT关口,现报11200.0 USDT,24小时跌幅3.51%。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19/7/14]
TUSD在机制上与USDC一样均为储备状况透明的中心化稳定币,因此理论上来看发生在USDC身上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在TUSD的身上重现,只不过这次刚好是USDC选择了硅谷银行出了问题。
LUSD、sUSD的情况值得进一步细说。作为完全由原生加密资产超额抵押而生成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二者很好的避开了本次滋生自银行系统的风险,但这一抵押机制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效率低下以及发行扩张速度较慢等问题。
只从
安全
方面考虑,LUSD、sUSD等类型的稳定币也并非全无风险——在极端行情下,抵押资产的清算效率将会直接影响协议的健康状况。曾几何时,DAI也走过这条路子,但却在312的历史级行情波动中因清算不及时而产生了约400万美元的坏账,在此之后Maker才逐渐加深了与看起来足够透明的USDC的绑定。
动态 | Tether在以太坊网络新增发1.5亿枚USDT:据PeckShield态势感知平台数据显示:今天下午18时15分,Tether向以太坊网络新增发1笔价值1.5亿美元的USDT,块高度为7936931,交易哈希值为:0x07856fe710b2d1a446aa6d9fa09d882fcab7a010f49b68ce551c01b7f6caa509。截止目前,Tether在以太坊网络上的ERC20 USDT总发行量已达800,010,000枚。[2019/6/11]
综合来看,
似乎没有任何一个稳定币能够完美地隔离所有风险,做到“风险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这不禁让我们开始反思,所谓“完美稳定币”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风险”与“避险”
回归到稳定币的起源上来。
加密
货币
是个小众行业,它对弱需求的人门槛高,对强需求的人风险高。稳定币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即为弱需求人提供出入金通道,为强需求人提供交换媒介。
稳定币的脆弱性表现在,
作为连接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其必须承受双边风险——在加密世界一端这可能表现为抵押资产波动、黑客攻击等等,在现实世界一端则可能表现为储备缺口、流动性紧缩等等。
当前,
市面上既有的稳定币均需要承受来自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两端的风险,只不过各自的风险构成完全不同。
以本次脱锚的USDC为例,其所承担主要的风险来自于现实世界一端。
至于另一个脱锚稳定币DAI。受USDC的风险传导,DAI也要承担一定的现实世界风险,但由于敞口上限的存在,这一风险状况整体上相对USDC会稍低一些;不过,由于DAI的另一部分抵押品主要是ETH等原生加密资产,所以它同时也需承受一定的加密世界风险。
至于LUSD、sUSD,其
所承担主要的风险来自于加密世界一端。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做一个数学模型,假设来自现实世界与加密世界两端的风险系数均为1。USDC的风险构成或许是0.9+0.1;DAI或许是0.7+0.3;LUSD和sUSD或许是0.1+0.9;至于USDT和一些无抵押的
算法稳定币
,前后两端的数字或许会超过1……
基于这一评估体系,我们也重新思考了稳定币赛道的未来发展趋势。相较于寻找某种“完美稳定币”,
我们更倾向认为,未来仍会有多种风险结构截然不同的稳定币共存,且可互相作为对方的避险选择。
加密货币一直以来都是个高风险行业,
层出不穷、多样百出的外界“事故”决定了“险”和“避险”的定义持续在变,这也使得
在不同的情况下“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的角色甚至可以互换
。在这次的银行业危机中,LUSD、sUSD成为了USDC的“避险资产”,但在极端行情之下,USDC或许也可能成为前者们的“避险资产”。
易卜生说过这么一句话:“
活着总是有风险的,你活得越久,风险就越大。
”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而言同样如此。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不可预期的风险将会持续出现。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风险,并更好地管理风险。
本文来自Bankless,由Odaily星球日报译者Katie辜编译。 随着ARB空投在即,人们开始对Arbitrum生态系统密切关注.
历经多次推迟清算及数场官司,Mt.Gox被盗事件总算进入赔付阶段,其债权人有望在今年3月获得首批还款.
在上周周末,所有人都被硅谷银行事件吸引了眼球,但比特币NFT社区却好像在另一个加密世界,分享自己穿着巫师服装洗澡的照片和视频,热络的玩着社区的游戏.
今天早上起床以后,许多同僚发来有关SVB的情况。坦白说,要高频地跟踪美元区的金融体系风险,仅靠几个人是很难做到的,在联储激进紧缩的前提下,笔者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风险跟踪的预备工作了,此前重点关注.
2023年2月20日,香港证监会就加密货币交易发布了《咨询文件》,标志着港府在放开加密货币交易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NFT交易市场将再迎新选手,DEX聚合器1inch近期发起了创建NFT交易聚合器的提案投票,不出意外或以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