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见闻 区块见闻
Ctrl+D收藏区块见闻
首页 > FIL > 正文

DAT:Web3迷思集(三):Web3的3+1模型_Meta Brawl

作者:

时间:

相关阅读:

Web3迷思集:在Web2中我遇到了什么问题Web3迷思集:用户拥有Web3至关重要继续来聊聊web3。最近一些年,我买了很多的付费软件,只要是用的顺手的软件有付费版,一律付费支持。给产品付费,除了保护开发商的知识产权外。一是付费产品大多用起来比较舒服,没那么多广告,功能清新。二是付费是为了让这个软件生存下去,别因为没钱而倒闭,那样就没有心爱的软件可以用了。对于付费软件,使用下来个人觉得还是小众的产品更好用。一些大众付费产品的付费,纯粹是没有办法被逼的!比如前些时间各大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就深受诟病,付了费还看你广告?这种付费,纯粹就是一种垄断下的强制产物。因为用户并没的选。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般产品都会经过四个周期,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探索期的产品用户相对较少,产品大多还在摸索如何获得用户的青睐,绝大多数产品在这个周期后失败了。能走过探索期的产品,关键标志是找到了PMF(Product/MarketFit)点,也就是产品被市场接受,有真正的用户喜欢使用产品。在这个点后,应用的用户一般都会有一个快速扩张期。对于投资人来说,一般都喜欢问几个问题:你这产品有啥特别的?你的产品的护城河是什么?你的产品盈利模式是什么?这几乎是一个定势思维,搞加密二级投资的也喜欢问这些问题。总喜欢问盈利模式,护城河。岂不知,处于探索期的产品根本没法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一切都是提前就能规划好的,哪还有人愿意做新产品。因为规划好就代表着没有惊喜。很多盈利模式和护城河都是处于成熟期的产品逐渐摸索出来的。探索期的产品,核心就回答一个问题,让人真喜欢用。web3的产品目前大多都处于这个时期。张小龙回忆微信最开始孵化时,在这个周期基本没使用过腾讯的流量,全靠自然生长,为的也是能真正找到PMF契合点。很多产品在没有找到契合点前用资本强行催熟,最后大多以失败告终。这个规律在加密应用的发展上也基本适用,有些应用潜心做产品,不断的优化,迟迟不发b。有些应用啥也没见到,就发了FDV很高的b,高下立见。探索期产品找PMF,成长期产品要快速扩张,成熟期产品主要是追求盈利。web2产品的盈利,大多是以榨取用户价值为基础的。就好比把羊都圈起来后,就要想着法割羊毛了。关于用户价值

亚马逊AWS正在招聘Web3业务市场专家:2月2日消息,亚马逊招聘页面显示,AWS 正在招聘 Web3 业务市场专家(Senior GTM Specialist),职位描述为:该团队负责在 AWS 上不断增加 Web3 工作负载的采用,这个角色将直接与初创公司和全球企业合作,了解客户的 Web3 需求和用例,并将其变为现实。[2023/2/2 11:43:51]

产品大神俞军老师提出过一个公式:用户价值=x替换成本不管是什么产品,创造用户价值都是首要任务,只有创造了用户价值,才能实现最终盈利。在一个相同的领域,如果要打造一个新产品,如果想超越旧有的产品,核心就是做到两点,一是体验要好于旧产品,另一个就是用户的替换成本足够低。体验很好理解,就是用户用着爽,比如有很多聊天软件用起来都很爽,但是依然替代不了微信。为什么?因为微信的替换成本太高了。对于像微信这种成熟期产品来说,很难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创造盈利的方式就变成不断的垒高替换成本,从而把羊圈弄得高墙+电线,让用户无法逃脱。什么可以算作替换成本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替换成本:社交网络虚拟资产习惯从以上替换成本看,我们在微信里积累了大量的联系人和群组关系,积累了非常多的收藏内容、朋友圈和评论、以及各种我们熟悉了的操作习惯。张小龙曾说,每天都有上亿人想教育他如何做产品。因为用的人太多了,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用着不爽的地方,但就是无法替换掉它。替换成本这个词很贴切,最重要的是成本二字。以下是百度百科对成本的定义: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我们可以看到,成本是消耗资源的一种货币化表现,关键词“货币化”。在产品替换这件事上,替换成本实际是可以直接用钱来衡量的,所以我们潜意识里会去评估,最终决定是不是使用新产品。我们实际上被产品绑架了!因为传统web2的主流应用,替换成本都非常的高。社交类应用是替换成本最高的一种,其他应用有种种不便。比如我之前使用网易云音乐,在里面建立很多歌单,按照不同场景设置了很多音乐类型。最近我买了applemusic,使用起来就非常不方便,因为我大多喜欢的音乐收藏都在网易云音乐里。如果手动一首一首再添加,就非常的耗时且麻烦。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替换成本,我的听歌行为实际是我个人的数据,但云音乐不会把它给我自己保管。我也无法把它放到applemusic里。web2的产品,利用了我们个人的数据,构筑了他们自己的商业壁垒,这很不公平。数据的定价权归谁

Web3游戏集成开发公司Mozart完成300万美元融资:11月1日消息,Web3 游戏集成开发公司 Mozart 宣布完成 30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Arcanum Capital、AG Build、Future Perfect Ventures 和 SaxeCap 等参投。[2022/11/1 12:06:20]

以上的场景描述,简单说就是想表达一点,我们的个人数据无法在web2应用间流转。这种无法流转基于多方原因,在国外其实应用间的开放性已经相对较好,有很多标准的应用间接口。在国内,大多应用都有自己的墙,链接都无法流转。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一个个的中心化服务器中。从技术上说,不同产品有不同架构,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集成起来有很多门槛,产品公司并不愿意付出额外成本,除非这样做会让他们获利。这种情况下,用户即便拿到原始的数据也无法使用,因为各个应用间标准不一致。抛开技术层面因素不谈,一个无法流转的关键因素是定价权。web2应用不想把信息的定价权给用户,用户也不享有自己信息的定价权。比如我每天使用微信,我浏览了各种各样的页面,我的这些数据如果自己可以支配,我该出多少钱卖给平台?如果平台不开放这些给用户,他们就享有这些数据的定价权,他们可以打包卖给广告商。如果把用户数据这一层剥离,比如我的个人数据全归个人所有,我是不是就可以换个应用立马用起来了!还是那个用户价值公式,这时产品只能不断的提升新体验来留住用户。这就是web3要干的事。那是不是就没有替换成本了呢?我认为还是会有,不过它不是以损害用户利益为前提的,比如以下这些,都可以是更好的护城河:产品的良好体验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资产的收益在web3的世界,用户的一切数据都可以代币化,他们存储在标准的底层区块链上,哪个产品都可以调用。这时,个人信息的定价权就交还给了用户。一切都是有记忆的

Web3出版平台Matters Lab与Mask Network达成合作:官方消息,Web3出版平台Matters Lab与Mask Network达成合作,Travelogers的所有者可以在Twitter上以个人资料图片的形式展示他们的Travelogers NFT。

此前消息,Web3出版平台Matters Lab发行的社交共创型NFT数字头像Traveloggers首批300个盲盒在10分钟内售罄。Matters Lab将在11月12日向Matters.news的社区用户空投另外300个Traveloggers,其余Traveloggers将从11月15日开始在OpenSea上公开发售。[2021/11/12 21:46:39]

最近的opendao事件很有意思,opensea不发b,我就替你来发。暂且不谈这事对不对,单就从执行层面来说,给我们的启发意义很大。按照上面我所描述的替换成本,opendao的做法直接给用户提供了超高的替换理由,他们把用户行为代币化后,直接用代币支付了这部分替换费用。如果他们真的有好体验的产品,这部分费用可能会直接覆盖掉用户的各种心理成本,让用户选择用opendao。不过还好,他们并没有任何产品,所以这只是浪潮初期的泡沫炒作。但在以后,这种模式可能会经常发生,因为用户的数据都在链上,用户可以为自己的数据定价,他们觉得哪个应用更好用,便可以自由的切换,而不必担心自己的数据丢失。用户一切在链上的数据,都是有永久记忆的,它不会消失。永久存储

CoinPayments任命网络安全专家Marshal Webb为CTO:数字货币支付处理商CoinPayments今天宣布任命网络安全专家Marshal Webb为首席技术官。(CNW)[2021/6/16 23:41:56]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以前人们记录信息靠的是笔墨纸张,时间久了很多信息都遗失或很难查找。我们有各种应用,我们把数据记录在不同的应用里,或者自己的磁盘里。但在幸运之外也有一些痛点,我就遇到过磁盘损坏导致全部数据丢失的情况。我也遇到过产品不再提供技术支持,产品里面的全部数据无法使用的情况。信息技术时代,给了我们技术手段,能让我们想保存的数据永存。这些数据都是我们自己的,但往往我们无法自行掌控。我们想把数据存储在云端留给后人,但付费停止后数据就不存在了。在web3的世界,我们的资产在区块链上,拥有私钥就拥有资产。我们数据在区块链上,付费过后它便永久的存储在那里,不会消失。我们的信息在区块链上,每一次交互都永久的镌刻在了区块之上。我们不必再担心丢失什么,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丢失秘钥~Web3的模型

公告 | 火币WebSocket订单更新接口新增“client-order-id” 和“order-type”字段 8月5日生效:据官方公告,火币WebSocket 订单更新接口,在响应返回中新增“client-order-id”和 “order-type”字段。订单类型生效日期:8月5日。[2019/8/2]

以上,再加上前两篇,大概是我最近对web3的整体思考,很多是在写作过程中即兴的思考。我把它们总结为一个web3的3+1模型:3个关键特性:可组合性抗审查性永久存储1个关键要素:代币化其实这些特性和要素都是围绕所有权经济所展开的,核心的价值观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概念2017年就火过,不过那时大多叙事是从实体经济开始的。实体经济依赖背后强大的公司组织能力,这在短时间很难被去中心化。而今年的叙事是从虚拟经济开始的,DAO的灵活组织非常适合虚拟经济。web3的大趋势,一直没有变化,只是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在探索,慢慢的才会发现那颗真正的宝石。

标签:NFTDOOMETADATMNFT币DOO币Meta Brawldat币价格

FIL热门资讯
区块链:福布斯:2022年加密行业的十大关注点_KEN

去年,Crypto市值首次达到3万亿美元,而在2021年年初的时候,其市值还不到8000亿美元。DeFi现在仅在Ethereum上的总锁仓价值就达到了1000亿美元.

BITC:浅析APWine:提前卖出未来90天的流动性挖矿收益_bitcoin

12月29日,未来收益代币化协议「APWine」宣布其V1版本已正式上线以太坊主网及Polygon。 解释「未来收益代币化」这一定位,需要从DeFi最常见的场景——流动性挖矿说起.

NFT:投资指南:从6个维度告诉你一个NFT项目是否值得长线投资_Owndata

根据NFTSCAN浏览器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4日,以太坊上累计铸造了3943万枚NFT资产,部署了29570个NFT资产合约,链上NFT资产相关交易记录多达6473万条.

PRINT: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_RIN

DataSource:FootprintAnalytics这篇文章是我们年度回顾系列的一部分。2021区块链融资总览 融资数量和金额 Footprint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区.

PRI:如何通往“可互操作性链游”的未来?_Paprprintr Finance

来源:Lisk.com探索NFT领域过程中,我经常遇到的一个词是“互操作性”。互操作性——异构系统和产品无缝接口的能力,常被认为是NFT如此具有开创性的关键原因.

HOR:深度探讨UST崩盘的可能性:区块链下一次金融危机的触发器?_ANCHOR

我们每天都在说Terra崩盘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对于他这种「左脚踩右脚」的经济模式保持怀疑。但是,如果我们聚焦于它的两大核心之间的关系,即LUNA和UST的关系以及效用广度上,这种崩盘的可能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