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话题不断升温,每天都有相关的新闻出现,我们在文章中不断地学习元宇宙的相关知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时间和更多专家最新的认识也不断在映证我们前文所做的设想,为我们一点点揭开元宇宙的面纱;文启,先让我们来看两则最新报道;
社科院专家认为元宇宙是双刃剑,将带来五大巨变
11月15日最新消息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左鹏飞接受专访时表示:
我们距离元宇宙基本场景的实现大概需要10-20年时间。元宇宙将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五个方面的巨大改变:
1、从技术创新和协作方式上,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2、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变革;
3、推动文创产业跨界衍生,极大刺激信息消费;
4、重构工作生活方式,大量工作和生活将在虚拟世界发生;
5、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有机遇就会伴随着挑战,而我们在元宇宙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除了技术瓶颈,还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元宇宙作为一个全新的独立世界,其中涉及到的所有价值观念、制度设计和法律秩序等一系列基本框架都将重新制定,而结果必然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异。
Curve社区讨论如何分配Synthetix跨资产交易费:根据YFI创始人Andre Cronje此前发布的链接,在Curve用900万USDT兑换895.3万枚sUSD,随后利用这些sUSD在Synthetix交易所完成交易,获得6689.94枚sETH。有社区成员指出,26859美元的费用收入将分配给Synthetix(SNX)质押者。
Curve团队成员向社区征求意见,Curve跨资产互换将Synthetix作为桥梁,Synthetix将小部分交易费返给Curve,如何分配这些费用?其中列出四个选项:veCRV持有者、LP、两者都分配、两者都不分配。[2021/1/21 16:41:10]
2、元宇宙实现,时至今日已经有不少企业和机构争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争夺日后的市场份额,同时又要实现超大规模的连接,因此元宇宙具有一种内在垄断基因。我们需要避免元宇宙被少数力量所垄断,这也是促使在发展初期竞争就如此激烈的原因。
3、元宇宙的目的就是建立优于当前环境的可发展的第二世界,更优的生活也必然成为元宇宙的吸引点之一,那么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谨防人们沉浸在元宇宙场景中不能自拔,发挥元宇宙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成为新型精神药也成为了我们将要面临且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4、随着元宇宙的发展,需要搜集人们更多的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雪崩》作者尼尔·斯蒂芬森认为目前元宇宙热潮是为抢商标地位
11月15日元宇宙一词发明者、《雪崩》作者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接受C采访时回应对时下的元宇宙热潮的看法。他表示:
目前针对元宇宙的一些热潮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先发制人,以免被其他公司抢先确立商标地位。如果Facebook抢先使用这个词,而其他公司不跟上,日后Facebook可能会抢占独家使用权。这可能是大家争前恐后谈论元宇宙的原因。我能做的只是坐下来惊讶地看着这一切。而Facebook实际在做的事情,包括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与他们谈论的元宇宙愿景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我个人对AR比对VR更感兴趣。我不讨厌VR,但目前来看,多数人一次只能使用很短的时间。随着技术进步,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另外,斯蒂芬森透露《雪崩》剧集改编权已从HBO转手至派拉蒙,目前尚无最新进展。
这两则消息信息量其实都不小,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左鹏飞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元宇宙概念已经有了很深的认知,也同样清楚巨大的变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和风险,如果元宇宙变革的发展不可阻止,那及时的处理好相关的风险则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而不是在巨大的浪潮前如小舟般倾覆。
而元宇宙一词发明者、《雪崩》作者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算是元宇宙概念的生父,他个人认为对AR比对VR更感兴趣,但是不讨厌VR,这样的个人立场体现了什么?
第一,VR技术的不成熟,当前VR设备能够被使用的时长和几率非常有限,而使用者脱离不了主宇宙的生活同样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这就意味着VR技术向可穿戴式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类似谷歌的智能眼镜结合,与一直被边缘化的皮下植入处理器结合,更大范围的群体感知VR设备化,充满着无限可能和更多的技术瓶颈;
第二,尼尔·斯蒂芬森个人更倾向的AR,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相较元宇宙概念,这项技术当前已经有了弥足的成果,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建模设计和游戏领域;
虽然相比之下,AR技术没有元宇宙概念拥有着那么庞大的可瓜分市场,但AR技术的实现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运作,可以完全避免了使用者脱离现实世界而产生的沉浸在虚拟场景中不能自拔的情况,这样看来尼尔·斯蒂芬森应该还是更倾向于现实生活的守实派,因为现实世界才是人类发展的根基。
另外,元宇宙之父认为,现在热潮下实际在做的事情,与他们谈论的元宇宙愿景之间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并且基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这就像前文有提到的老罗所云:游戏只是游戏。而元宇宙奇点的到来还非常遥远,这个尼尔·斯蒂芬森的观点不谋而合。
两则新闻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发表的观点中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认为元宇宙当前的热潮,仅仅是因为元宇宙概念具有的极大含金量所导致的,以未来元宇宙概念市场垄断为竞争目的的市场投入,并不代表元宇宙相关技术发展的阶段,但相信随着投入元宇宙的人力和财力的不断增加,对元宇宙发展的推动力也会不断增长。
科技企业和投资人士纷纷加入,元宇宙相关概念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一批大型企业纷纷宣布布局元宇宙市场……近来,元宇宙成为科技和资本领域的热点话题。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一起来解码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
注:原文作者为早期风险投资公司Patron的联合创始人Brian Cho,此前他曾担任游戏公司Riot Game的全球业务与企业发展主管,以及A16Z合伙人。以下为全文编译。 以下是关于为什么游戏玩家能成为web3的真正粉丝,以及为什么这很重要的一些思考。
11月16日加密货币领域头号玩家a16z宣布,为支持下一代游戏初创公司和跨界垂直领域(社交、web3),a16z引入两位最新普通合伙人(GP),Jonathan Lai和James Gwertzman。他们将和Andrew Chen一起作为消费者投资团队GP。
近期,麦肯锡发布了《2021年全球支付报告》,报告整体分为三大版块,分别梳理了支付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加密货币领域进展及交易银行如何重塑资金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本篇为第二部分。 近年来,全球开启普惠金融和简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新时代,加密货币也因此受到追捧。目前,全球超过五分之四的中央银行参与了试点或其他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CBDC)活动。
注:原文来自bankless,作者是Alex Beckett。 不要相信FUD,以太坊正在扩容。 几周前,David 写了一篇题为《Ultra Scalable Ethereum》的文章。 在文中,他解释了为什么以太坊正在从单一设计(共识、执行以及数据可用性都发生在一个地方)转变为模块化设计,以划分和优化这些功能。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多“链”的区块链世界,既涵盖公链,也涵盖了Layer2(L2)。 在经历DeFi的浪潮的席卷之后,BSC、Solana、Avalanch、Fantom等公链生态相继爆发,迅速成为了公链赛道上的强力竞争者,并造就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与此同时,依托于以太坊安全性的L2网络也开始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