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见闻 区块见闻
Ctrl+D收藏区块见闻
首页 > FTT > 正文

VR行业没有元宇宙

作者:

时间:

原文标题:2022年,我不做VR元宇宙了

放大灯注: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让沉寂五年的VR行业热闹起来。不过,一线从业者可未必这么想。本周,我们和一位刚从VR转行的人聊了聊,他吐槽说,行业根本不赚钱,蹭元宇宙的概念也是割韭菜的把戏,整个行业对VR就一个感觉:绝望。如今做实业的境遇,比VR强多了。

以下,是他的自述——

一萌、大绵羊丨整理

放大灯团队丨策划

我在VR行业做了一年多,手里也成了几个项目,但转行后仔细想了一下,这个行业的运行逻辑还是有问题——

目前整个VR行业,to C是条死路。如果不搞内容,就只在商场里搞20元一次的VR体验,特别惨淡。在Steam上,不搞“小黄油”的VR游戏根本没人买,也没人玩。To B,找硬件大厂搞适配,落一个项目跟跳楼一样难,还不赚钱。

真正想挣钱,就必须要和其它内容结合,做主题公园。现有的优质主题乐园像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也做VR内容,但一来他们的成本考量非常严格,二来人家有自己非常强势的IP制作团队,对国内这些IP几乎不屑一顾,也看不上国内这些VR内容,为什么要用你的?这个时候你就只剩一条路可以走:自建。

自建就不可避免地要跟各地政府去沟通,于是VR公司变成了to G的内容制作公司。明面上的定义来讲,它并没有转,但是实际上的业务都变了。这个也是国内大多数VR团队面临的生存现实:要么我偷偷地跟海外的公司去搞违法内容;要么就成为to G产业链当中的一员。

既然to G,就要承担所有风险。

比如我们一个项目,一开始谈得无比顺利,地方政府也特别支持,一口气给做了一大笔预算,光是内容制作这一部分的预算就很可观,听起来很美对吗?结果上边换人了,整个项目半途而废。除了做完第一期建设以外,后期所有的工作都不做了。

这种情况会给公司留下一系列长尾问题。比如说,签下项目后,公司找了一大批的供应商在做内容,现在然被告知“全停,我们都不要”,你怎么办?

云南普洱农贸市场启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由普洱市税务局与高灯科技共同打造的农贸市场区块链电子发票近日在普洱市正式启用,成为云南省税务部门拓展区块链发票应用的一次创新举措。

据悉,区块链电子发票依靠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等特点,实现实名开票、链上存证、交易鉴定和完整追溯,对促进市场监管、诚信经营、消费维权等具有重要作用。

消费者在交易完成后通过扫码提交开票申请,摊主确认申请后,消费者即会收到一张区块链发票,真正做到边买菜、边开票。[2021/2/15 19:47:57]

而这不是违约,也不算毁约,项目还要继续做,只是新领导觉得“你这个东西不是很合适,要改”。改的话能加钱吗?不能,改不是因为我换思路了,而是因为你之前做得不好,所以才要改——是整改。

一般来说,这个行业是分阶段付款:先付70%(40%+30%或50%+20%),完工之后付剩余30%。但进入整改后,剩余款项肯定没戏了——你还没改完,我怎么给?这种压力传递到行业末端,导致这些VR内容制作者面临的情况就是:你要么接受无限期整改,返工无数次,要么你受不了不做,剩下30%的钱也别要了。

你也可以起诉我,那咱们就继续按原计划做这个事,但是我一天会改18遍。我有1万种办法让你拿不到这个钱。

为什么to G的业务难做?

一方面你跟地方打交道,起码和底层所有的人也得打成一片吧,当时我们一分钱都没打点,把底层所有人都给得罪了,接下来就处处受阻;

另一方面,也是最本质的问题:VR行业的项目如何落地?一定是要跟主题公园之类的一起落地才够“大”,大家才有兴趣,做主题公园就会牵涉土地和基建,这两样风险最大,这就是为什么说VR公司to G业务的底层逻辑不牢固。

你就会发现整个VR就是一场虚火,to C根本不赚钱,to G又特别容易卷进麻烦,完全拿不到钱,这个行业就是一个空壳。

什么?你说VR又成了“元宇宙入口”?得了吧。

其实VR行业早就在实践元宇宙了,只是没有把这三个字说出来而已。现在把我们当初所有的企划提案拿过来,内容一个字不改,在封面写上“元宇宙”三个大字,就是特别完整的元宇宙概念。

孙宇晨:BM跑路或是觉得做项目是一种负担: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凌晨发推称,有人笑问孙哥为什么不学BM跑路?这就得回到当初做项目初心,今天看BM做项目是为了赚钱改善生活,而孙哥做项目是为了改变世界,在世界区块链舞台传递华人声音,就像周总理真的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BM可能觉得工作是一种负担,而孙哥觉得是一种享受,巴不得抓住这个机会。境界不同,没有好坏之别。[2021/1/13 16:02:08]

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是个特别老旧的概念,它本身是一个大IP集合,一个大沙盒。这个大沙盒是某一个虚幻世界,或者是现实世界,或者任何乱七八糟都可以。元宇宙架空在整个世界之上,跨越国界。

元宇宙需要丰富,我们用“瘦IP”这个概念来解释这个丰富的过程——元宇宙里面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场景,所有的东西,我都用一根“棍”,或者一串代码,或者一个空白来替代。开发元宇宙的人,把这里面的所有的棍或空白都变成真实的人和场景,我和开发者一起共享IP权益,所谓的买地,买衣服,买东西——这就是元宇宙的原意。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两点:第一,世界不缺元宇宙,因为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有这么一个元宇宙;第二,元宇宙实质,是我在里面创造“价值”,并且跨国流通,这是反政府主义。现在很多所谓的“技术创新”,都是瞄着建设独立金融系统的方向去的,这很危险,很不靠谱。

你不可能去对抗国家。所有从区块链行业熬过来的人都会明确知道这一点:你只要在底层逻辑反国家了,国家就会在某个时候给你拉闸。元宇宙的基础定义和国家之间的形态冲突,决定了这件事情从根上就是伪命题。在此之前,它已被被证明过无数次,这就是为什么NFT和元宇宙实际上都是扯淡的,都是人的,业内也没有人相信,就在于此。

从根儿上,你就会知道元宇宙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家就会把它限定在游戏范围之内,不会允许你真正去跨国界的,元宇宙就失去了自己最原始的意义。如果没有自己的金融系统,做元宇宙干什么?难道做个游戏?

既然大家目的统一,那么大家动作也都会很统一——去跟大厂做合作、闯名头,接下来大厂出面去跟政府,要么就是拿地,要么就是拿项目,要么就是拿这种乱七八糟的补贴,都是这么一套,最后都是归结到to G或者是to VC角度上。现在有VC还信元宇宙和VR吗?VC也不相信,但是他们去说服LP时,需要这些概念。

你看很多大厂在搞元宇宙,但大家想的都是这一套:割个韭菜,搞个莫须有的名头,找政府拿块地……没有谁真信元宇宙,VR这个行业里没有元宇宙。

整个目前VR元宇宙的浪潮,是由一层一层的庞氏局堆砌起来的,真正身处这个行业的人,谁会相信这个东西?我不说那些外来的小白或者说是被洗脑的年轻人,这行业掌舵的,把握了关键资源的人,我敢肯定没有人相信。大家都是风里雨里闯过来的,对于这种根本虚头巴脑没有任何落地的东西,不会有任何人相信。我就问你,区块链相信NFT吗?现在谁信元宇宙啊,你信吗?谁信谁下贱。

目前,VR行业有三群人。

第一类是VR行业大公司,单量大,但to G的生意居多,比如上边所说的承接VR元宇宙主题公园建设业务。

但你可以去实地看一下,所有落地的主题公园,一天几乎没有什么人去,所以“VR元宇宙”不是地方政府的刚需,只有想花钱的城市才有兴趣做。

即使花钱的地方政府也很聪明。在他们眼里,那些拿着“元宇宙”概念的VR公司,就是一个搞新奇特的公司,有点像导演到某地拍了个电影一样。换句话说,他们眼中的VR公司就是做内容的,你就做个主题公园,仅限于此,再往上的任何东西,都别碰。

政府的主题公园项目,都需要招标,但实际上,网上根本查不到VR公司的中标信息,因为这些他们需要注册一个新的装修公司来做这事儿。于是整件事情变得特别蠢:一家自称非常牛的VR高科技公司,干活的还是那一批所谓的科技内容制作者,但事实上所有落地业务都放在一家装修公司。注册一家装修公司接活儿,是VR行业的普遍现象。这就是大家的本质,从未改变:VR公司就是个施工方,搞装修的,可千万别觉得自己多洋气。

你以为你是靠软件公司去做to G的项目吗?我很明确地告诉你,本质就是,地方有一个项目找你把主题公园建起来,至于填充的VR内容,说实话人家根本不在意,你给我整VR也好,AR也好,XR也好,MR也好,你给我上天也好,入地也好,好好干活,把东西搞得新奇特就行了,别说那么多,否则返工100次。

第二类,原来“水晶石”(一家做数字内容的国企)出来的人,组成了国内的VR的内容制作团队,这些团队吸纳的VR从业者最多。

这类内容制作公司,稍微大点的有一二十个,一家公司一年总能赚个三四千万;还有大量的散兵游勇式的工作室,大家都是每做一单就挣一笔钱,短期内都能获得正向现金流。但就像前边说的那种情况,由于接单的to G的VR公司并不能保证单量、尾款和返工问题,源头不稳定,导致他们抗风险能力很差。

第三类是硬件制造商,他们最赚钱,抗风险能力也最强。

硬件制造商又分为两类,一种是做头显的,无论下游VR公司用什么新奇特的内容,总得有个头戴显示器才能用,所以头显总有人买;另一种是线下设备制造商,业内叫“游戏硬件设备”,其实就是主题乐园里游客坐的过山车、小隧道车、小飞车,包括滑道,做这些东西很挣钱。

还有一种是商场里那种,人坐上去,戴上眼镜它就开始晃,20元一次,特别蠢。这种“摇摇车”硬件制造商是赚钱的,但线下那些运营门店的都不赚钱——那种VR的门店门庭若市是吧?你一定要仔细看,到底是为什么热闹,要么那里面有免费的座位,大家可以在那坐着歇脚,要么有特别便宜的饮料,大家可以薅羊毛。所以C端哪有什么真正的元宇宙,什么高大上,什么新世界,全都让位于VR摇摇车,“爸爸的爸爸叫什么”,一模一样。

这就是VR行业的元宇宙。

总之,VR全行业上层和下层早就对这件事情彻底绝望了,只有那些接单的内容制作者们还有点理想,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做出一个什么美好的IP,未来开枝散叶。“现在各种悲惨都是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而做的铺垫”,自我催眠而已。

这个行业就是难,整天过得跟中年男人似的,还没地位,整天得跟人卖笑,就算VR加上元宇宙概念,这点事大家谁还看不明白啊。你在这个行业里面工作,没有一点希望,你就是专门和大家去搞这种蝇营狗苟的事情,你分一点钱我分一点钱,大家分点钱,一旦分出事了全都得进监狱。这是我离开的核心原因之一。

其实VR行业内部都知道怎么回事,对外还是一句:VR元宇宙YYDS!牛逼!

因为我现在转到实业公司了,算是纯的大甲方。实业的产业链,人家一听就能听懂,所以谈判、做事什么的,沟通就舒服一点。

比如,我要做生产,肯定要跟当地政府谈大额采购;我要做加工厂,肯定要在地方买地。都是涉及基建,实业就比VR公司好多了,跟政府谈的时候腰杆就硬:我是来投资的,我是来采购的,我是来缴税的,我也不指望从地方拿到什么钱,但要有政策优惠……好歹我是要真情实意为地方干点事,人家对你的态度完全不是一样的。

标签:OPEN元宇宙DAOSEAopensea币价格元宇宙虚拟数字人appCharityDAOSEAC

FTT热门资讯
2021年10条最具影响力的加密推文

2021 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伴随着各种戏剧化时间、价格波动和创新,加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Twitter 一直是加密社区讨论行业热点事件的温床,行业 KOL 和公司发布了大量与行业相关的内容,我们梳理了 10 条最具市场影响力的推文(注:排名不分先后),从这些人口中,我们或许能对 2021 年行业变化和趋势有更深刻的领悟。

分析师:2022年将“以敏捷性和成本效益来定义” 而非“区块链纯度”

整个加密市场在2021年朝着大规模采用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现在这一年已经接近尾声,分析师们正在设定2022年的价格目标。 许多分析师支持2021年底前比特币达到10万美元(BTC)的呼声,尽管这似乎不太可能,但大多数投资者预计这一关键价格水平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之前得到解决。 以下是分析师对2022年比特币价格的一些预测。

OpenDAO:以DAO为名掀Meme炒作狂潮

加密社区2021年的最后一个周末由OpenDAO点燃,这个西方世界的圣诞节里,加密爱好者们在SOS空投的狂欢中度过。 12月24日,由NFT收藏人士「9x9x9」成立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OpenDAO 宣布,向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交易用户进行 SOS 代币空投,此前在该平台交易过的用户皆可领取。

元宇宙 马斯克的克星?

「双马」交锋 媒体记者们就是「坏」。他们采访一个名人时,总喜欢问他/她对另一个名人的看法,这样才有文章可做,即便他们心里早猜到答案。 马斯克最近被记者问,怎么看马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 钢铁侠耿直地说,把虚拟现实头盔(进入元宇宙所需的设备)戴在脸上会让人不舒服,没看到有人整天把这块屏幕绑在脸上。

Daniele三件套攻占DeFi三大场景

1月4日,去中心化稳定币应用Maker DAO的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有点愤怒,他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当红公链Terra(LUNA)支持的稳定币UST和MIM为「庞氏局」。此言一出,引起加密社区激烈讨论。 一些声音认为,UST和MIM稳定币项目市值威胁到了MakerDAO的DAI在稳定币的龙头地位,才导致Christensen出言不逊。

金色观察丨Web 2“老兵不死”?科技巨头表现为何能压倒性击败比特币

金色财经 区块链1月5日讯? 比特币在 2022 年开局不利,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伟达(NVIDIA)、游戏驿站(Gamestop)、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以及特斯拉(Tesla)的投资回报率均击败了比特币。 内容概述 1、比特币在 2021 年表现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