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总有这样的观点,区块链从长期来看则将彻底颠覆当前的社会形态,人类组织架构方方面面,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方式,将会完成彻底去中心化的壮举,而公司这样一种中心化的组织必然也将全解体,不复存在。
虽然我个人坚信区块链的价值所在,但是对于这种绝对去中化的观点并不赞同,而最近在《人机平台》这本书中,作者埃里克则通过经济学的原理重新展开了对于区块链的理解,并指出区块链不可能颠覆公司制度的存在。
所以这里,不妨先抛开技术信仰,来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区块链。
交易成本经济学如何看待公司存在
1)科斯的成本理论,以及对极客的影响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科斯提出了公司之所以存在市场的洞见,其解释了为何市场经济既然如此行之有效,为何还会出现公司这种臃肿、层级、官僚的组织存在?为何大家不能够以自由人的方式自由结合,生产,然后再分散?这也是当今去中心化信仰者的梦想。
Chainlink和Filecoin发起联合资助计划,以加速混合智能合约开发:据官方公告,Chainlink宣布与Filecoin正在启动一项联合资助计划,以加速混合智能合约的开发,将Chainlink去中心化Oracle和Filecoin去中心化存储结合在一个单一应用程序中。混合智能合约利用区块链(链上)上运行的代码和区块链(链下)外的数据和计算。这种双重架构保留了区块链的防篡改和不可变特性,同时通过安全的链下Oracle服务(如可伸缩性、机密性和与现实世界数据源或系统的连接)获得额外的功能。
通过将Filecoin和Chainlink结合在一起,开发人员可以构建端到端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具有成本效益和不可变的存储能力,以及与外部资源的通用和安全连接。[2021/8/6 1:39:52]
科斯给出的答案是,选择成本。
Augmented Finance宣布将集成Chainlink喂价:DeFi流动性协议Augmented Finance宣布将在以太坊上集成Chainlink喂价,以保护其协议免受数据操纵攻击。Augmented Finance将能够获得高质量、防篡改的喂价,以便在计算借贷利率时向智能合约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价格数据。[2021/7/16 0:57:58]
归根到底,选择公司还是市场,纯粹是成本的问题,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能够比纯粹市场创造出更为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这里面包括了谈判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等等一些列成本。
因此,去中心化的极客们都非常喜欢科斯的理论,因为这意味着一旦技术进步,各项成本都能够降低,公司原有的成本优势将会瓦解,这也意味着市场能够全面夺回话语权,而实际上技术的进步确实瓦解了诸多传统公司,并让个人价值全面崛起。
报告:Chainlink网络增长处于2020年10月以来低点:Chainlink(LINK)网络上的活动正在变缓。Santiment的一份报告指出,Chainlink的网络增长处于2020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越来越少的LINK地址与Chainlink网络进行交互(如图所示)。Chainlink链上每日活跃地址数量显著下降,目前为5000,而4月份是1.3万。与此同时,看跌情绪也导致更多的LINK流入交易所。(EWN)[2021/6/25 0:06:13]
我们今天看到的个人自媒体的崛起,纸媒组织的全面衰落等等,也正是对于科斯理论有效的强力回应,而区块链显然是全面降低各项成本的有力技术武器。
但要继续思考的是,技术在未来真的会让公司解体,市场全面接管吗?
2)后成本经济学理论,合同的边界
在真实的世界中,我们看到技术越强大,科技巨头们的马太效应反而越明显,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微软、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这几年的股票反而越来越高,触角越来越大。
如此看来,仿佛违背了科斯开创的理论。
不过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后来者,则继续将这一门派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其将交易的过程更为深入的向交易合同推进。
后来的学者通过严谨的推理指出,所有权仅在合同不完全的意义上才具有价值。
例如合同明确规定了一座建筑物、一台机器或一种专利的每一种可能用途,那么把合同一方标注为该项资产的“所有者”将不会带来额外的权利。
经济学认为完全的合同不可能存在,因为世界的复杂性过于复杂,未来的不确定过于庞杂,人类智力因素也有其范围,所以不可能巨细靡遗的规定一切细节。
有了不完全合同,一方就能掌握剩余控制权,这也意味着更为弹性的资产配置以及激励,而在设计高效率的公司、经济体时,资产配置以及激励策略又是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公司存在的原因之一在于,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无法聚合在一起写一份合同,说清楚各自的责任边界,并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公司这种中心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在解决这些合同问题的关键,是对剩余控制权的预先确定。
也就是说,不完全合同是降低整个市场参与成本的重要组成方式。
所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回到“合同”本身,来解读ICO们最引以为豪的“智能合同”解决新方案,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问题。
从合同角度看DAO,"智能合同"无法颠覆公司
目前以太坊的DAO是ICO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众筹,作者以其为例。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公司的运作与参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完全合同不可能被撰写,因此需要中心化的公司建立起的合同,是部分市场经济效率运作的最大化,能让所有人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参与到市场协作中。
所以说的彻底一点,人类之间的合同有着天生具备不完全性,这是人类真正降低成本参与市场协作的发展模式,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是人类组织的根本方式,从头到尾都不是什么技术问题,并且也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而区块链解决的只是技术问题,其如果要想成功,就必须符合人类组织形式的发展,但问题是以DAO的ICO为例,其实一个100%去中心化层级的设计,并且也同样要求100%的完全合同存在,这是在人类组织运作中无法做到的。
DAO没有中心化的层级管理,只有一个分布式的区块链和代码体系,它收款、接受项目方案、计算项目方案的投票结果,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分配资金。
DAO无法实现不完全合同以及剩余控制权,那么也就意味着无法与人类组织运作底层的根本方式进行协同,因此必然会面临困境。
因此作者最终表示,在2016年,1/3的以太币被黑客盗窃之后,一些熟谙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人已经预见到了这样的结果,而未来ICO们的处境也会更加糟糕。
而最终,当人们重新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审视ICO时,其问题也将越来越暴露。
智能合同与公司都将继续发展
当然,作者并没有否认智能合同的价值,在作者看来智能合同与公司都将继续发展。
智能合同作为区块链的核心价值,配合未来的IOT设备的井喷爆发,必将大有用武之地,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未来区块链将会更好的帮助这个世界,将现实与虚拟进行更为紧密的捆绑,让线上线下的融合变得更为紧密。
另外再说回公司,数字时代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各种动态的协调工作也将持续上升,优秀的公司能够胜任与市场变化,并且时刻能够进行反复协调,因此更为弹性的组织管理、组织边界必将是大势所趋。
同时,不变的规律是,当所有人参与某部分纯粹市场的成本低于公司组织时,某部分的市场将会由纯粹市场取代,反之亦然。同时只要科技巨头们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降低成本市场双方交易成本,那么其依然具备马太效应。
不完全合约,以及剩余控制权,都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保证,也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权力运作的组织方式,在充满弹性与变化的数字时代中,二者作为经济学的研究价值也更为重要。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据Lookonchain监测,LADYS前10名持有者持有180万亿枚LADYS,占总供应量的20.3%.
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一直是个问题。淘宝的伟大之处或许就在于用第三方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无数不认识的买家和卖家连接了起来。做交易,只要信任第三方就行了.
为期两天的20国集团峰会昨日在阿根廷落下帷幕,其中两场关于加密货币的单独讨论会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
胡润研究院今日于广州发布《2023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本次榜单估值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
IDChain公鉴链CEOGlennQuiro带领的技术团队,前身在香港向大型银行提供金融大数据解决方案,后将业务逐渐扩展到内地和菲律宾。北京分部处理金融大数据,做信用评分,同时为金融机构导流.
面对汹涌而来的加密货币浪潮,掌管金融大权的央行等巨头,尽管持审慎态度大喊监管,但也开始积极探索,以应对加密货币对法币地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