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 Web3 Curator 的简单思考
在 Web3 语境下,Curator 的涵义偏向于数字策展。近期中文推特涌现出一些有关 Web3 Curator 的讨论,本文抛砖引玉,聊聊 Curator 项目 KurateDAO 的做法,并提出一些粗浅思考。
引子
据维基百科,策展人(Curator)是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或其它商业单位安排艺术家与场地方媒合展览事宜,或是决定文物呈现方式的独立工作者。
在信息时代,又延伸出数字策展的概念。
数字策展是数字资产的选择、保存、维护、收集和归档。数字策展建立、维护和增加数字数据存储库的价值,以供当前和未来使用。
KurateDAO
据官方描述,KurateDAO 是基于区块链和社区策展的 Web3 应用数据库,提出了「Curate to Earn」的概念,并于今年 3 月 8 日宣布获得 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的 685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KurateDAO 由 Michael Fischer 于 2022 年创立,旨在使用加密经济博弈来管理世界上的信息。Michael 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
在 KurateDAO 中有四类角色:
最初由 Curator 创建数据库,并提出内容准入规则,Curator 可以是个人或 DAO;
OpenSea推出“冻结”NFT元数据功能,可使用IPFS和Filecoin存储NFT:据官方消息,OpenSea近期推出了“冻结”NFT元数据的功能,使NFT创建者能够通过IPFS和Filecoin正确地将NFT去中心化。有了IPFS和Filecoin,使用OpenSea的NFT创建者现在可以通过IPFS的内容寻址和Filecoin的可证明和去中心化存储创建不可篡改的NFT元数据。[2021/6/18 23:47:42]
Scout 在数据库中贡献符合规则的内容,获得的收益取决于内容的浏览量;
Viewer 在查看数据库内容时需要支付 Token 或者观看广告,这些费用将存到国库中;
Verifier 可以筛选数据库的内容,在下述流程中有进一步解释。
国库收入的 70% 分配给 Scout、20% 分配给 Curator,其余 10% 作为网络费用。
在数据库中添加内容的流程比较复杂:
A 将内容添加到数据库中,并支付 1 个 Token;
如果其余用户不认同这部分内容(考虑到质量或相关性等因素),则可以支付双倍的 Token,例如 B 支付 2 个 Token ,把 A 添加的内容移除;
C 可以支付 4 个 Token,将 A 添加的内容保留,以此类推,直到超时或没有人继续下注。失败方押注的 Token 将被分配给胜利方;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注池中的 Token 超过了 Curator 预先设置的某个阈值,将把内容发送给 Curator 作裁决。胜利方仍然获得 Token 分配,但需要支付一部分给 Curator 和支付网络费。
在任一策展系统中,Curator 往往人数不多,而数据有着成千上万条,体量的不对等使得 Curator 缺乏精力和资源去做维护,这往往成为系统的瓶颈。而引入这个对的机制是为了在运营和维护的环节引入其他参与者,并且将最优的结果展示给 Curator。
在 Curator 明确某个数据库的规则后,由 Scout 去判定加入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则,即对「Curator 是否会接受这部分内容」下注。这是一个鼓励贡献者提交「正确」内容,并惩罚提交「错误」内容的机制。
个人认为 KurateDAO 的机制略显复杂,暂有两点问题需要考虑:
对机制预设了总有人参与对。正如早期 MakerDAO 的抵押品清算机制缺陷,将起拍价为 0 DAI 预设了总有清算人参与拍卖,但在极端行情导致链上拥堵时,清算人往往无法竞拍。如果没有人参与对,那么 Curator 的压力也无法减轻。
读者阅读内容时需要付费,而付费对许多人来说亦是门槛。例如对于知乎推出的「盐选会员」,以及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一些人想到既要付费,索性便不看。推出激励机制固然好,但羊毛出在哪里、是否可持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斟酌。
这样的机制在实际情况下是否起作用,仍然有待观察,但 KurateDAO 至少提供了一种思路:扩大参与范围、减轻策展人的维护负担,并提供一种激励机制。
Closing Thoughts
优质信息的可触达性
在信息洪泛的时代,优质信息被埋没,造成其可触达性低,或是需要耗费较大成本。举例而言,若想学习区块链,在搜索引擎中呈现的往往是一些不相干的内容,加上芜杂信息的干扰,对于新人而言,筛选和判别优质信息不仅需要较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还需要对区块链有所了解,显然有一定的门槛。若有权威或业内人士作为 Curator,则可以相对降低获取优质信息的门槛。
良好可持续的激励机制
事实上,Web3 领域已经有非常多自发、无偿的优质内容贡献者。但长远来看,「用爱发电」毕竟难以为继,长久的运作需要激励机制作为引导。贡献者筛选整理优质内容,读者从中获益并付费,从而激励贡献者提供更好的内容,形成正向反馈的循环,这点与创作者激励类似。
Curator 的若干形式
个人认为,链闻的「周末荐读」和「链闻精选」其实已经是文章 Curator 的早期形式;在推特上,Mirror Curator DAO 也做了许多积累,文章周报已经更新至 21 期,在 Gitcoin 上收到 $6,556 的捐赠。除文章精选作为载体之外,涉及信息摘选、维护和归档的内容平台都可以参考 Curator 的模式,例如整理 Job Board、新闻快讯、研究专题、投融资周报等等。进一步畅想,未来甚至可能衍生出取代 Web3 媒体的 Curator。
作者:Jiawei
近日,各大行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并召开了业绩发布会,财报及发布会上纷纷透露了各大行作为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阶段的相关进展,对此移动支付网进行了集中整理。 工商银行:推进“信用卡+数字人民币”融合创新 工行在报告中透露,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化生态化创新应用,全面参与数字公共服务。
什么是数字藏品? 近期,蚂蚁集团和腾讯均收紧了对数字藏品的规定,腾讯微信在近期下架了多个数字藏品平台,并关闭了多家数字藏品平台公众号。对于未关停的账号,也发送了补齐资质的要求。 数字藏品,又称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发行的数字商品,最早是用于代表元宇宙世界的物权。 就比如你有一块人民币,我也有一块人民币,我们俩的人民币是等值的可以互相交换。
从一个专业术语到网络热词,元宇宙一定是一年多来,全世界范围内热搜增长最快的词语了。从2021年10月Facebook更名为Meta开始,大部分科技巨头和各领域头部企业几乎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元宇宙领域。 摩根士丹利在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仅在中国,预计未来元宇宙的新兴行业的估值就将超过8万亿美元。
自Meta公司去年10月宣布进军元宇宙以来,虚拟地块NFT的需求激增,推动了价格上涨。The Sandbox已经在领先的元宇宙区块链项目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它由166464个ERC-721代币组成,创造者可以为玩家创造可盈利的体验,如游戏、活动或派对。 本文将带领大家剖析The Sandbox地块的估价过程。
头条 ▌国家能源局:严肃查处向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违法供电等行为 金色财经报道,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重点工作包括增强能源治理能力,严肃查处向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违法供电等行为。此外,《意见》还提到将加快能源系统数字化升级,实施“区块链+能源”创新应用试点。
近年来,币圈“造富神话”让虚拟货币走进更多人视野,也让众多玩家对虚拟货币交易的前置环节“挖矿”趋之若骛。2021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央行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虚拟货币“挖矿”属于落后工艺,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受到全面监管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