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周四经历“高台跳水”:在连续大涨多日升破19000美元,逼近历史高位之际,突然单日一度大跌近3000美元至16590美元左右,跌幅近13%。
在上一期,就提醒过大家:那些买矿机的年轻人,耗子尾汁。
果不其然,有一些听不进好人言的年轻人,现在在捶胸顿足,又到了小编出场的时候了。
挖、矿和直接购买数字货币是获取数字资产的主要方式,买币讲究时机和策略,相较而言挖、矿更像是分批建仓、定期解锁。
外媒:避险资金流入推动比特币暴涨:金色财经报道,《日本经济新闻》披露避险资金流入推动比特币暴涨,随着投机资金的回归,比特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在上升。报道指出,比特币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资金,是因为它具有无需保值资产支持的特点,因而再次受到投资者追捧。报道说, 比特币的价值建立在对区块链发行和管理机制信任的基础上。与发行时需要金融机构参与的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比,比特币资产的价值较难受损。(参考消息)[2023/4/9 13:53:07]
相对于炒币,矿工们真的太稳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行情的高低和矿工挖不挖、矿是没有关系的,行情低的时候,矿工只要囤币就好了,等到行情高的时候再卖出去。
CME比特币期货7月合约收报32760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成交量最高的CME比特币期货2021年7月合约今日收跌695美元,收报32760美元。2021年8月、9月及10月合约分别收报32800美元、32900美元和33020元。[2021/7/13 0:46:45]
总之挖、矿其实操作很简单,都是在高处卖出,低处囤币。但一些小白用户可能看着行情不好,就直接退出,说实话,这样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通过挖矿赚钱的,还可能次次踩空。
矿工库存数据预示了比特币暴跌: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最近的价格下跌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然而,一个反映该网络矿工担忧的关键指标几周前发出了警告。根据加密市场数据公司ByteTree创建的用来衡量主要市场参与者持有库存水平变化的矿工库存数据(MRI),该数据在1月仍保持在100%以下,暗示市场对1月价格出现30%的涨势缺乏信心。MRI高于100表示矿工卖出的超过挖掘量,库存正在减少;而MRI低于100则表示矿工卖出的比挖掘的少,库存在囤积。根据区块链监控公司Chainalysis的数据,1月份,矿工挖掘了53,955枚比特币,并向交易所发送了42,451枚比特币,产生的MRI为79%。[2020/3/10]
我们要看是否值得投资,要以从长期趋势来看,我们相信,目前仍处于加密牛市初期,也即币价还有上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挖、矿就依然就有着长期的投资价值。
比特币的下跌是由于比特币杠杆化过热,同时技术面出现回调,而一些利空消息引发的担忧又放大了这一下跌趋势。
尽管当下比特币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但依然阻挡不了比特币整体上升的趋势。随着过度杠杆作用被消除,比特币可能以更具可持续性的涨势创下历史新高,没必要过度恐慌。
就现在,就已经出现了行情的反弹,截止到发稿,BTC的币价为18463.24美元。
对于老矿工们来说,对此可能早就门清,因为挖、矿屯币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这点毛毛雨并不值得恐慌。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资金链比较紧张的投资者,因为可能并没有比较多的资本来做长期的投资。
个人参与挖、矿一般建议资金不要投入过多,直接购买云、算、力或者租赁矿机进行挖、矿囤币,在合同期限内的拥有算、力或者矿机使用权,挖到的币扣除电费后,就是净利润,在不确定性中获得一定的安全边界。
对于大矿工来说,挖、矿成本有两项,一项是矿机,另一项便是电力成本,矿机目前的销售价格相对透明,主要需要找有实力的矿场拿到较低的电价,比如全球最大的矿场——slf矿场,一方面是电价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实力强有保障。
诸位,减半之后的牛市预计将在一年左右到来,一时的行情动荡并不影响整体的走势,所以说,现在正处于挖、矿囤币的黄金时期,等到牛市到来的时候再匆忙入场的话收益肯定没有现在入场高。点击进入
GeltVC合伙人TurnerNovak在2018年将它看好的项目总结成了一个「梦幻投资组合」,受此启发,我决定也为NFT生态系统创建一个「梦幻投资组合」.
?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和利润博弈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最优解,做最有利于我们稳健盈利这个目标的选择。行情每天都有,宁愿错过不做错。我们风控为先,严格止损;合理布局,稳健盈利.
一、 以太坊创始人V神刚刚发推称,距以太坊2.0信标链启动还有不到12小时,我们现在正处于epoch-106阶段.
11月26号20:00,BlockManiaAMA直播第67期继续进行,BlockMania致力于将区块链行业最深度的认知和思考带给行业与公众,欢迎其他社区跟我们合作.
尊敬的ZT用户: 根据SPARK发放规则以及SPARK代币获取常见问答,ZT将支持XRP持仓用户空投Spark(SPARK)的计划.
据Cointelegraph消息,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12年后,人们似乎仍然对银行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