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见闻 区块见闻
Ctrl+D收藏区块见闻
首页 > 非小号 > 正文

区块链:李礼辉:数字技术变革将重构经济模式_数字金融

作者:

时间:

2019年9月14日-9月18日,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举办的“2019上海区块链国际周”在上海举行。区块链国际周黑客马拉松、DEMODAY、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以及一系列项目方专场、技术研讨会、主题晚宴等活动。

9月17日,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正式开幕。峰会邀请世界范围内极具话语权的技术大咖、专家学者、技术代表以及其他行业的代表人物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区块链技术的热门议题。金色财经记者亲临现场,为您带来第一手报道。

在峰会的开幕式上,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发表了主题演讲。李礼辉表示,数字技术变革将重构经济模式。区块链可以加持商业信用的数字信任,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构建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

以下是致辞的完整内容: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第5届全球区块链峰会,恰逢区块链10年。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面世时几乎是悄无声息。2019年,应用区块链分布式对等架构的数字货币Libra的出现,则引起了全球的震动。

李礼辉:数字化的金融架构对金融数据安全构成新的挑战:10月18日消息,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10月16日举行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暨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管理研讨会上表示,随着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的金融架构对金融数据安全构成新的挑战。李礼辉表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治理硬边界交叉。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公益机构和国家机关共建服务场景以触达客户,金融机构与占有数据资源优势的企业合作,科技平台直接或间接涉及金融业务,大量金融数据部署在数据云平台,这些都在扩大数据治理硬边界交叉的范围和面积,增加数据安全保护的难度。

二是数据安全软技术滞后。在分布式、端对端的技术架构上,数据和数字资产安全必须更多依赖密码算法、智能合约等“软技术”。分布式架构比集中式架构更容易发生数据安全失守的问题,密码算法和智能合约逻辑上的漏洞和缺陷,经常成为黑客攻击的突破口。

三是数字链接零距离。在数字链接的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空间、时间距离趋近于零,这将提供更加广泛的便捷性,也将带来更加直接的危险性。由于物联网的高速率和广覆盖,既可能出现单一的金融事故,也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基于此,李礼辉认为,应该优先考虑数据安全治理。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大目标下,应用安全的数据技术,建设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数据安全制度,以保障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方面的安全,同时保护数据隐私。(上海证券报)[2021/10/18 20:36:45]

这10年,数字技术创新突飞猛进,交融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的商业模式。我们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新一代技术进化对经济结构的“改变”只是改进与优化,还是变革与重构?

李礼辉:区块链会重构我们的工业模式和生活模式:近日,在媒体高层区块链知识公益培训(链媒班)上,”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表示, “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数字信任主要的优势是高效率、低成本、普惠性,未来我觉得数字信任还会在更大的范围做大。例如数据可信、产权可信、授权可信、合约可信、法人可信,也可以进一步做到指挥全可信,这一定会重构我们的工业模式和我们的生活模式。(华夏时报)[2020/10/19]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并不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但崭露头角的结构性创新,似乎蕴藏变革的力量。

第一,可以加持商业信用的数字信任。

在传统的商业信用模式中,信息不对称是常态。信任需要积累,建立信用需要较长的周期;信任需要中央节点,日常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信用记录。因而,信用可及范围和信用覆盖范围小,信用形成成本和信用风险成本高。

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用,发掘信用价值。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构建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其价值在于,可以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纽带,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数字信任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取代商业信用,可以加持商业信用。

声音 | 中行原行长李礼辉:虚拟货币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需求: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比特币是比特币,区块链是区块链。2009年,当时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平台推出了一种所谓的这种虚拟货币的概念。说到比特币,其实我们也说的是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缺陷,在技术上,它是基于这种公有区块链的平台的,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的架构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它的交易效率很低,速度很慢,不能够满足这种规模化的应用需求的。

另外,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存在投机性太重的问题,所以注定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或者能够进入公共社会生活的支付工具,或者一种所谓的这种货币形态。因为虚拟货币包括比特币在内存在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出现一些关于虚拟货币炒作行为和投机行为,在这方面认为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本身的安全性是需要得到关注的。另外,任何一个新的概念都有可能会被炒作,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这才能维护新技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新华网)[2020/1/15]

进一步分析,与传统商业信用相比,数字信任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构建低成本的信用普惠。这将重构信用模式,并要求改变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架构,信用评估的标准,信用定价的模型,都需要再造。

声音 | 李礼辉:更看好法定数字货币或者金融机构数字货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区块链作为一个核心的技术,目前他的底层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还没有突破,正处于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机遇期。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大概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会优先在金融领域获得快速发展。但是,李礼辉并不看好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前景。“坦诚的说,我并不赞同大家去投资比特币这样的一些虚拟货币,因为风险太大了,更多的好像是一个投机的工具,没有什么太大的前景。”李礼辉表示,数字货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定的数字货币,第二种是虚拟货币,第三种是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比起数字货币,他更看好法定的数字货币或者金融机构的数字货币。此外,李礼辉还表示,数字货币可能会限制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为了保持市场的稳定,应该是会维持现有的运营发行机制,采用间接发行模式。(凤凰网)[2019/12/10]

第二,可以穿透金融中介的数字链接。

“世界是平的”。现代经济体系总体上属于平面交互结构。这种平面架构赋予金融业至关重要的中介地位,包括信用中介、交易中介、支付中介。中介,是金融业的本源,是金融业的财源,是金融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丨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中国的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走在全球前列:金色财经记者现场报道,今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再谈区块链场”中,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中国主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另外也还有足够的投资能力。所以我们中国的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研发,我个人觉得走在了全球前列。[2018/4/10]

高价值的金融业首先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实验场景。值得重视的是“多维度直接交互架构”。在参与方多、高复杂性金融交易场景中,区块链可以构建多维度直接交互的架构和加密的数据网络,实现众多参与方之间零距离、零时差的交通,做到协同治理,共享信息,归并校验,精简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却可能越来越深刻地冲击金融的中介地位。例如,利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机制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定价、智能撮合机制,数字金融市场有可能建立公平对等、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机制,从而淡化中介甚至取消中介。在基于公有链的“分布式商业”实验模式中,所有的商业中介、信任中介、信用中介都可以被数学算法所取代,不再需要中心化组织,不再需要中介成本,商业的可扩展性可以变成无穷大。

第三,可以超越国家主权的数字货币。

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货币形式可称为数字货币,包括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我把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提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概念,主要基于这样一些考虑:能够成气候的数字货币必须是可信任的,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品质:

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

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

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

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支撑;

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已经获得行政许可发行数字货币的金融机构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等跨国银行。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推出数字货币Libra,希望Libra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也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新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如果能够获得监管许可,Libra似乎具备了成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全部特性。

一是行业巨霸联合创始,覆盖巨大客户群体。Libra由Facebook牵头,联合信用卡清算、线上支付、线上旅游、电商平台、流媒体音乐平台、电信运营商等28家巨霸级创始机构,可以为Libra提供足够的信用背书,而且拥有巨大的覆盖全球的客户群体,归并计算至少20亿。

二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应用联盟区块链的分布式对等架构,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保护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应用Calibra电子钱包,提供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交易和转账平台,不再需要银行。

三是以“硬资产”做支撑,保持价值稳定。Libra协会成员的投资和用户购买Libra的法定货币,都将成为储备金,用来支撑Libra的价值。Libra用储备金进行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与低波动率实体资产捆绑,以保持价值稳定。

Libra能否得到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同和许可,能否获得金融体系的信任并实现与现有金融系统安全可靠的融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Libra对现有货币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超越国家主权,僭越中央银行,跨越商业银行。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一是可能冲击主权货币地位。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法定”只是加强了公众信任。贝壳成为原始货币并非出于“法定”,而是公众认可的等价属性。落后国家、弱小国家如果遭遇重大经济困难,主权货币就可能失去国民的信任,就可能被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所取代。经济兴隆的国家或联盟的主权货币一般不会退出货币体系,但货币地位有可能主次更替,成为全球性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锚定对象。

二是可能重塑货币霸权地位。

数字货币的霸权地位,将由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覆盖范围、用户规模和实体资产规模来决定,全球有可能出现几个势均力敌的数字货币系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许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最为重要的是公众认可的全球性商业信用和数字信任。

三是可能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

Libra这类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体系,一旦形成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金融基础设施,就可能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平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全面争夺金融业的市场。

综上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信任、数字链接、数字货币,很有可能重构经济、金融的模式。这是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的机遇,

第一,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掌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主导权。实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国家战略,明确产业政策,对数字技术研发企业和专业人才给予税费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国家队加民营队,大中加小微,在数字技术的关键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关键领域建立全球性竞争优势。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很有必要抓紧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

第二,我们应该大力促进和规范制度创新,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立足于保证数字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抓紧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数字金融市场监管、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监管、虚拟货币监管等数字金融制度。应该抓紧研发数字金融技术国家标准,建立专业化的数字金融技术应用审核和验证体系。应有必要建立数字金融创新沙盘试验制度,积极探索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新模式、新规范,适当放宽数字金融市场准入。在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话语权。

标签:数字货币区块链数字金融TRADE数字货币交易员专业软件区块链局曝光局数字金融往往是有组织的成规模的Trade Tech AI

非小号热门资讯
BBO:蔡维德:区块链2条发展路线以及路线不同产生的误区_BBOS币

区块链误区系列1 自从2008年开始,人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区块链时代,如果大家不相信2008年开启一个新的区块链时代,应该看一看2019年联合国出的《数字经济报告》.

HTT:DDXP将在9月15号结束每日5%涨停板制_以太坊官网中文

尊敬的LOEx用户:DDXP将在9月15日0点,结束每日5%涨停限制,回归币圈一贯24小时不限定涨跌幅制度。注:请广大投资者注意行情波动风险.

数字货币:MMMC·中秋排位赛_0x0.ai: AI Smart Contract

亲爱的SilkTrader星客用户:为庆祝中秋佳节,SilkTrader星客特此举办“中秋排位赛”活动,希望一路伴您回家.

NCE:Binance合约上线公告_Binance Agile Set Dollar

亲爱的用户: Binance合约已正式上线,合约争霸赛中的FuturesA将在Binance站内内置,本周将限量公测.

CHO:Band Protocol:非中心化的数据管理框架 —BiQuan Choice 评级_QUANTIC

BandProtocol是基于区块链的非中心化数据管理协议,为DAPP和智能合约提供预言机的链下数据,预言机通过采用DpoS共识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AND:热捧后腰斩 市场哀鸿遍野 你不得不看的PoS现状_QUA

本文核心内容 ·公司和投资者在Staking生态系统中已经陆续投入48亿美元。·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看到参与质押的资产价值下降了48%,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的资金逃向比特币以及新的St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