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区块链应用:从技术工具到创新思维》
本文作者:王普玉??审核:邹传伟
本文将讨论两个问题:一、区块链市场当前发展现状怎么样?二、“+区块链”和“区块链+”两种模式分别有什么价值?
区块链发展现状
比特币白皮书发布至今已经过去13年,人们一直在持续理解区块链、定义区块链、迭代区块链以及实现区块链应用落地。相关产品从加密资产,拓展至供应链金融、政务管理、供应链追溯和数据存证等领域。虽然落地项目在快速增多,但除金融领域外,区块链在实体产业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一般认为,区块链应用落地难度较大。
对这个现象,现有研究从多方面进行解释,主要包括:第一,目前技术还无法稳定支撑商业应用。比如,缺少高可用、高性能、高可拓展、安全隐私的关键技术。第二,配套设施支撑不足,导致没有数据可用。比如,大多中小型企业正在进行哑设备改造,缺少可用数据。第三,区块链带给企业的价值暂时无法与投入相匹配,目前主要项目围绕存证、追溯等数据上链服务。第四,企业缺乏区块链技术的基础原理认知,因此市场会出现供需矛盾:技术提供商疑惑需求方有什么问题需要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而需求方疑惑区块链能干什么,中间缺少服务商。第五,区块链主战场——数据交易市场的合规性仍在探索。
分析:从技术层面来说,Celsius可能已经资不抵债:6月6日消息,据推特用户yieldchad分析,从技术层面来说,Celsius可能已经资不抵债。该项目一共有100万枚ETH,但只有26.8万枚(近27%)是有充足流动性的;另外44.5万枚拿的是Lido的stETH,按当前Curve的汇率只能换出28.7万枚ETH;最后28.8万枚直接质押进了以太坊2.0合约,一时半会(至少1年内)拿不出来。按照每周5万枚ETH的速度,Celsius在五周内就会耗尽具有流动性的ETH。[2022/6/6 4:05:49]
区块链的市场价值
区块链的市场价值是什么?我们还得回到区块链的概念。过去13年,区块链的概念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每个版本的定义也有着较大的区别。有些定义认为区块链是一种新技术,也有定义认为区块链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技术的工具,还有定义认为区块链属于更高的维度,代表着一种创新思维。
本文引用《信息技术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的定义:区块链是用密码技术将共识确认的区块按顺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账本。从定义可以看出,区块链包括了密码学、共识算法、分布式算法等多种技术。那么区块链是一种技术工具还是创新思维?接下来,从“+区块链”和“区块链+”两方面讨论该问题。
V神:从技术角度来看 ETH 2.0的实施比预期困难得多:8月17日消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最近在播客节目中表示,他承认从技术角度来看,Ethereum 2.0的实施“比他预期的要困难得多”。他称,“我绝不认为我们有任何根本的缺陷,我认为它会完成,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最近进展很快。”在谈到他对项目发展的预期时,Buterin指出,有些以太坊应用程序会失败,而有些则会成功。(Cointelegraph)[2020/8/17]
1、“+区块链”现状
除加密资产外,其他市场已有的项目大多属于“+区块链”模式,即企业将业务数据通过哈希算法进行上链存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在“+区块链”模式下,企业原有端到端的业务模式不受影响,区块链被当作一种技术工具解决业务中的具体问题。我们以“溯源”案例为例来具体探讨,围绕下面三个问题:溯源是否属于企业的基础需求?溯源能否通过传统中心化手段实现?从投资回报率角度,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区块链技术?
第一个问题,溯源是否属于企业的基础需求?回答该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为什么要溯源。对于生产企业自身,需要通过溯源信息了解产品的流通情况,用于产品的升级、生产计划调整等。对于客户,需要参考产品基本信息做出购买决策。对于第三方,通过溯源信息进行监管和融资等。
徐坤:Filecoin项目需要从技术角度和投资角度去分析:OKEx首席战略官徐坤今日发微博表示,对于Filecoin项目本身,需要从技术角度和投资角度去分析它,一切的投资是可以用数据量化的,资产有背后的价值作为支撑,可持续就可以去考虑;
另外一方面,放长周期去看一个事物的发展,它是否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投资是反人性的,事实证明,很多投资者在每一个阶段可以享受一个事物不同的红利,所以分析判断一个投资的周期长度以及市场变化,再认真思考去做决定。[2020/7/14]
我们再结合第二个问题“溯源能否通过中心化手段实现”来继续讨论第一个问题。中心化方式下,每个参与者仅持有供应链上的某一阶段数据,于是形成了一座座数据孤岛。出于商业数据安全性的顾虑,传统环境下公司之间一般不会将数据共享出来,也很少有公司能够获得供应链上的完整数据,导致供应链信息流无法实现真正的闭环。在第四利润源的供应链管理阶段,受制于技术及安全顾虑,打通供应链上数据孤岛成为企业的期望需求。然而,进入第五利润源的数字化转型阶段,期望需求将逐渐变为基础需求。在此背景下,打通供应链数据孤岛获得全周期数据成为商业发展的基础需求,而打通数据孤岛后的数据安全将成为企业痛点。
声音 | 王和:未来区块链将从技术的范畴走向社会的范畴:12月5日,第四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19金融界“领航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盛大召开,逾千位精英学者、数百家金融机构共同聚首,探讨中国和世界的“大变局、大视野、大未来”。在圆桌讨论“新技术 新革”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原监事长王和参与讨论。当前区块链具有战略性的机遇,同样重要的是具备更多应用场景的就是5G技术,对此,王和表示,区块链技术到已经走过了十年。在中国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是2009年、2010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周期。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至2018年,区块链迅速的走进大众视野,多种类数字货币出现。第三个阶段是从今年下半年,到2020年将开启的全新时代。关于区块链的未来,王和认为,未来区块链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要比现在想象的更为广泛和深刻,未来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区块链发展的新历史时期。 尽管区块链技术现在还面临的很多的瓶颈,但要有足够的信心、想象力和技术跨越这些困难。 最后,未来区块链和5G的结合,可能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概念:速度等于可能。数字经济时代,速度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5G无疑是速度的代表。[2019/12/5]
为满足基础需求以及解决痛点,目前有三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围绕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IT与OT的融合,打破数据孤岛,同时结合隐私计算实现数据的隐私保护。这种方式下数据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对平台所有者信用的背书,即相信平台所有者能够妥善保管数据并不会在未授权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数据。第二种方式是“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将“关键数据”加密上链,实现对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的保证、对产品质量的证明以及满足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和管理要求。第三种方式“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如万向区块链的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源头数据加密上链,不依赖于中心化机构管理,通过技术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以及解决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做到全流程数据的可控、可用。
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信息中心主任徐成涛:区块链的核心意义在于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区块链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应用60人论坛26日晚在北京落幕。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信息中心主任徐成涛认为,区块链的核心意义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相信区块链能推动我国的电子政务事业更上一层楼,期待越来越多的政务区块链应用案例在我国落地生根,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2018/4/27]
第三个问题,企业为了溯源是否值得投资区块链?溯源本身无法实现盈利,只能作为一种保障性功能,即发生应急事件时,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中心化方式下的真实数据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决策制定及产品优化,但对企业外部市场,中心化平台提供的数据缺乏说服力。而中心化方式下,为了证明“真实数据”的真实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建立信任的成本非常高昂,这种情况下区块链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回到问题本身,企业是否值得为了溯源投资区块链?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提问方式,即企业是否需要向外部市场以低成本的方式证明数据的真实性?这需要根据企业的类型以及战略发展定位来回答。
基于以上分析,企业需要清晰投资一项技术或工具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为了溯源而溯源,这不属于企业的基础需求。但如果是外部机构的需要,溯源将有可能是企业的基础需求。以银行融资贷款为例,市场上有一些盈利能力很强的轻资产企业,在业务扩张时对资金需要量大,却因无抵押物而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平台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锁定经营性现金流数据,使用可信数据从银行获取融资从而解决企业痛点,该场景属于“+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区块链”是把区块链定义为一种技术工具,在不需要改变企业原有业务模式下使用区块链工具解决企业内具体的业务问题。受传统技术及工具使用的思维惯性影响,客户更加偏爱标准化平台及产品,但不同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有差别。因此,在“+区块链”方式下,建议为客户多提供过往案例作为参考,帮助客户快速找准需求定位。
2、“区块链+”发展
不同于“+区块链”中的工具功能,“区块链+”倡导的是一种思维,而非单纯的工具和技术。“区块链+”思维要求大家不能站在基础需求和期望需求的立场思考区块链能做什么。“区块链+”的使命是基于可信数据的商业模式重塑,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通过创新和迭代满足社会的新需求。“区块链+”下的商业生态具体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目前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政府、研究机构还是行业都在进一步理解和创新中,下面我们参考公链上项目及当前行业讨论热点来简单分析。
生态治理
传统商业生态的构建,更多依赖于政府和头部企业的力量。从利益最大化角度,生态中各参与者分别抱有不同的目标,经常会出现商业生态发展方向与机构自身的利益目标相违背情况。这种情况下大多机构通常会选择维护自身利益,导致商业生态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区块链+”构建的联盟链生态中,各参与方成为利益相关者。联盟链生态不仅绑定与参与者的利益,也绑定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换句话说,当生态利益受损失时,参与者利益也会随之受损。正是这种利益绑定,让每个参与者都能积极加入到生态的治理中。未来,商业将不再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而是生态与生态的竞争,应用区块链在生态建设中博取更大的商业机会。因此,“区块链+”模式下,将改变生态治理的方式,改变多方协作的关系。
数据流转
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物理世界相平行的数字世界。数字世界里的元素——数据,产生的经济价值能够映射到物理世界并产生更大的价值。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完整的数据管理规则以及解决数据流转中的安全性问题。“区块链+”模式下的生态构建,能够实现数据确权、数据流转规则和数据安全性保障,并随之出现一些新的角色,如数据银行、数据信托等,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数字世界。
商业创新
区块链最根本的意义是降低信任成本,这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遐想,包括支付方式、交易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态构建方式。例如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能够帮助我们确立数字世界的物权关系。NFT的文字、图片、视频相当于在数字世界有了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无论这些信息被复制多少份,带有NFT身份标识的才是原件,保护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NFT在广泛的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将可能实现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迈进。
附注:
基础需求又称必备型需求是客户认为服务/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
期望需求指相比现有产品,一种在用户认知范围内能够更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
痛点是客户在满足基本需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展开。
原文作者|WolframSeidemann 编译|Aileen 国际清算银行称,超过60%的央行正在试验央行数字货币(CBDC)技术.
来源:DoraFactory原文标题:《二次方资助V2协议:抗女巫攻击、公平和规模化的链上二次方投票》撰文:EricZhang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工程实现,我们准备在今天发布二次方资助V2协议.
巴比特讯,中国日报网消息,7月22至25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举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组团现身参展,组成数字人民币展区,通过各种场景和技术.
8月5日20:33,以太坊主网达到区块高度12965000,这标志着以太坊网络升级时刻的到来。犹记五个月前,大概在2021年的3月5日,一项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波动性的以太坊升级计划——EIP155.
巴比特讯,8月13日23时29分,PolyNetwork发布遭受黑客攻击后的处理方案:修补漏洞、主网升级和项目启动。1.修补漏洞.
随着数字化的纵深发展,不同的动机驱动着世界各国及经济体开展CBDC的研发工作。或是为提升国内或国际支付结算效率与安全及金融普惠性,或是为顺应“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趋势及丰富货币政策工具,或是为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