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简报是4月1日开始刚上线的BIS刊物,刊登由BIS经济学家们撰写的评论文章,发表对当前新冠疫情之下银行业、市场和经济事件的观点,算得上是一个短平快载体,最新一期简报刊登了Auer等人的评论文章:《新冠、现金与未来支付》,对这个近期的热门话题发表了以下看法。
一、其他支付工具也会传播病,而且有可能比现金更严重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现金是帮助人们度过危机的必备工具,还是传播病的帮手,一直争论不休,最近由于疫情在全球扩大,几乎成为各国货币当局、支付机构、媒体和加密货币社区的热门话题,表现为一是公众对“现金”和“病”等关键词的互联网搜索数量创历史新高,远远超过对猪流感、中东综合呼吸症、埃博拉等疫情流行期间一些国家公众对这些词汇的搜索量,说明这次疫情传播范围、影响都是空前的。二是使用小面额钞票较多的国家对这些关键词的关注度更高,反映出公众对现金是否携带病的高度关注。三是不少国家央行对现金采取了各种处理措施,通过消、隔离、关闭存取一体机循环功能等措施来阻止病传播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解释,让公众放心使用现金。
国际清算银行正开发稳定币监控系统:金色财经报道,国际清算银行 (BIS) 正在开发稳定币监控系统,以确保发行人保持足够的储备。BIS在周二公布其2023年工作计划时表示,该计划名为Project Pyxtrial,还将研究技术工具,以帮助监管机构形成基于数据的政策框架。该计划将于今年在BIS位于伦敦的创新中心启动。BIS还致力于通过Project Atlas开发加密货币和DeFi的监控系统。[2023/2/7 11:52:53]
但是要消除社会公众对现金传播病的恐惧,不仅仅是要采取这些措施,还要用科学检测的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文章引用了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承认钞票和硬币能够携带包括新冠病在内的病原体,而且能够存活多日。但其他物体表面也一样可以携带病,而且光滑无孔的材料表面上病更有可能存活得更久。这一点发现意味着,使用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各种银行卡及其受理终端也能传播病,而且由于病在这些物体表面存活的时候更长,对公众的感染机率就有可能更大。所以,无论是使用哪种支付工具,重要的是疫情期间要听从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这才是降低病传播风险的有效措施,而不是对现行任何一种支付手段采取弃用的处置措施。
英国剑桥大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合作启动加密研究项目:3月1日消息,英国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CCAF)宣布启动一项名为“剑桥数字资产计划(CDAP)”的研究项目,旨在为快速增长的数字资产行业带来更多见解。据悉,CDAP一个公私合作项目,剑桥大学与16家公司对此进行了合作,包括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公共机构。此外,该项目合作方包括高盛等银行、万事达和Visa等金融巨头,以及Invesco等主要ETF提供商。其他参与者包括英国国际投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安永、富达、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办公室、美洲开发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MSCI 和世界银行。作为其核心使命,CDAP打算就不断增长的加密货币应用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开展公众对话。 该计划将专注于三个主要领域,包括加密的环境影响、基础设施和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Cointelegraph)[2022/3/1 13:30:03]
声音 | 国际清算银行:未来三年将有16亿人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国际清算银行最近针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EME)中央银行正朝央行数字货币方向迅猛发展,而发达国家央行似乎在从法定货币向数字货币过渡方面持更加谨慎立场。不过,这项调研得出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在66个覆盖75%全球人口和90%经济产出国家中央银行中,有10%将在未来三年内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受众群体数量将占到世界总人口20%,即16亿人。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虽然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心化的,但相比于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更有大规模普及潜力。(Cointelegraph)[2020/2/16]
来源:BIS简报
二、新冠疫情有可能改变公众的支付习惯,要防止出现支付鸿沟
动态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加密货币本质上是无国界的:据ambcrypto消息,9月23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了关于加密货币的2018年季度审查报告。报告显示,加密货币的估值、交易量和用户基础对有关“监管行动”的新闻反应很明显。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说法,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加密货币由于其“瞬间价格波动”而受到了更多的反响和关注。但是,同样引起了监管机构的许多关注。针对对加密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类别以及新兴技术的监管担忧,国际清算银行划清了界限:
“加密货币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没有制度支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并且本质上是无国界的。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人们能否指望监管,尤其是国家监管是否有效。”[2018/9/25]
在以往的危机时期,公众出于预防心理会有加大持有现金的倾向,但这次的危机情况特殊,是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大面积爆发的流行病,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情况:有些国家如目前已成为疫情风暴中心的美国,流通中现金有明显增长;而英国却表现出柜员机提现交易量下降的现象。
来源:BIS简报
Auer等认为,这些差异现象可能和各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支付习惯有关,比如非接触卡支付的使用在疫情之前就已出现增长,只是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有形接触的担忧,加大了这类卡支付应用的速度,如非接触卡因为不需要接触受理设备去输入密码,过去只适用于小额交易。新冠疫情流行后,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荷兰、英国和其他国家纷纷提高了非接触式支付的交易限额。
但是各国货币当局和BIS等国际组织担心,如果现金使用量下降到像瑞典那样,只占GDP很小比例,对于无银行账户、不会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老年用户等,会不会带来新的不公平?比如美国有将近占人口20%的无银行账户和得不到银行服务的人,英国也有130万类似人群,疫情期间政府采取什么方式向这些人支付经济援助?美国国会两党的提案中都曾经提到过建立数字美元钱包发放的方案,无奈远水不解近渴,央行数字货币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只能是通过直接支付和寄支票方式。
实际上,各国政府、央行对于现金在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弱势人群权利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英国、瑞典、加拿大等央行都联合立法机构,呼吁维护现金使用权益,要求商业银行要满足客户现金需求。人民银行这几年大力开展现金拒收整治工作,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公众合法权益,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这次疫情期间,各国央行在保障多种支付工具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在竭力维护现金使用者的合法权利,避免产生新的支付鸿沟。上述科学研究也证实,现金携带病可能带来的感染概率并不高于其他支付工具。疫情不应当成为取消现金使用的一个理由。
三、新冠疫情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CBDC的救灾功能在以往方案中少有述及,谈得较多的是它能够在系统故障、断网情况下的应急恢复能力。而对现金则强调在灾害期间能够不依赖于网络或电力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瘟疫面前无从发挥。Auer等人认为,新冠疫情对于未来支付方式的发展带来两重影响,一是疫情的大流行凸显了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性,其设计要考虑到流行病和网络攻击,在技术方案的设计上要考虑能够覆盖全社会所有人群,包括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同时还要考虑设计成非接触式的使用方式。二是疫情期间各国的支付现状也说明多元化支付手段和谐共存和发展重要价值,因为在没有遭遇未知的威胁之前,谁也无法断定哪种支付手段更灵活、方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威胁。所以保护现金使用和保护其他支付手段一样重要。
摘要 央行穆长春司长撰文探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前景,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成为热点场景。央行穆长春撰文探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前景,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成为热点场景.
“重启2020”是开年以来社交媒体平台的热词,是我们对不友好的2020年的抗议。2020年我们最爱的科比离开了这个世界,西班牙遭遇超强暴风雪,东非陷入蝗灾危机,还有新冠病在全球肆虐.
摘要:比特币震荡上行,但市场避险情绪不减,有主力洗盘嫌疑。Chainalysis报告揭示,受到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近期暗网活动与比特币价格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较强关联,而在去年并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还好BCH与BSV先行减半,给BTC的减半行情提供了很好的行情参考。下个月的BTC减半,或许会正式进入下跌阶段...... BCH算力急剧下降 BCH减半后的第一天,全网算力从3920.24PH.
作者:BlockdataResearch 翻译:子铭?? 编者注:原标题为《Forbes区块链50强产品数据深度探究》从正在建设和投入使用的产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文丨互链脉搏·梁山花荣 4月9日晚,登陆纳斯达克不到半年的嘉楠耘智晒出了首份“成绩单”。据嘉楠耘智发布的2019年财务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约为2.04亿美元,同比降低47.41%,20.